中国新能源产业活力涌动 优质产能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

发布时间:2024-06-04 21:05:47 来源: sp20240604

【观点摘要】

●从经济视角看,中国新能源产业对世界经济增长和绿色转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●中国新能源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,最核心是把握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有利时机,大力推进高水平的颠覆性技术创新。

●我国新能源产品深受发达经济体消费者的欢迎,正是由于在颠覆性创新的推动下,相关产品的技术水准与设计理念更加契合世界各国消费者个性化、绿色化需求。

“中国绿色方案助力全球能源转型”“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表现突出”“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驶向全球”……近年来,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,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。

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有哪些关键支撑?日前,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新兴经济体研究室主任、研究员李大伟做客《中国经济微观察·专家谈》栏目时表示,中国新能源产品之所以具备较强的竞争力,不仅归因于我国日益优化且高效运转的工业体系与供应链网络,还得益于国内庞大的统一市场所催生的规模经济效应。更为关键的是,中国把握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有利时机,大力推进高水平的颠覆性技术创新。

中国新能源产业优势从何而来?李大伟认为,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创新优势。我国新能源产品深受发达经济体消费者的欢迎,正是由于在颠覆性创新的推动下,相关产品的技术水准与设计理念更加契合世界各国消费者个性化、绿色化需求。

“整体上看,全球新能源产品,特别是优质的新能源产品是供不应求的。”李大伟表示,随着应对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全球共识,各国对新能源产品的需求量将保持稳定增长。以新能源汽车为例,许多国家的新能源渗透率还很低,未来的市场空间巨大。

5月11日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3.5%,远超整体汽车销量增幅。

李大伟表示,我国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出口量迅速增长,一方面表明相关产品全球需求增长的巨大潜力,另一方面表明企业需要顺应新技术革命、应对气候变化等带来的新市场需求,才能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。

海关统计显示,2023年,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.92万亿元,增长2.9%,占出口总值的58.6%。其中,电动载人汽车、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“新三样”产品合计出口1.06万亿元,首次突破万亿大关,增长29.9%。

近年来,在政策和资本的支持下,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。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优势对全球发展能够起到哪些积极作用?李大伟表示,中国的新能源产能是在市场机制有效作用下,在全球良性竞争和合作过程中,逐步发展形成的优质绿色产能,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相关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。

具体而言,从经济视角看,中国新能源产业对世界经济增长和绿色转型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:一方面是生产大量消费品满足了本国乃至其他国家的需求,从消费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;另一方面是向全球供应大量的设备和零部件,为世界各国投资制造业并开展加工制造奠定了物质基础,从投资端拉动经济增长。

从绿色发展视角看,中国出口的新能源产品无论是用于消费,还是投资,都帮助合作方实现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,为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
【相关阅读】

中国经济微观察: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下一个金色十年可期

中国经济微观察: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以进取的姿态解决问题

中国经济微观察:以“不进则退、慢进亦退”的战略紧迫感 加快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

中国经济微观察:持续巩固增强内需主动力 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完成

中国经济微观察:我国外贸三大支撑力凸显 六方面实现促稳提质

中国经济微观察:我国文化市场循环畅通 文化产业繁荣向好

中国经济微观察:赢得优势、赢得主动、赢得未来 实行更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

中国经济微观察:加快完善银发经济支持政策体系 重视科技第一动力作用

中国经济微观察:“含金量”“含新量”不断提升 中国经济新动能加速形成

中国经济微观察: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经济“压舱石”“助推器”作用凸显

中国经济微观察: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:优势互补形成实践价值 互利共赢收获亮眼成绩

中国经济微观察:绿色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加速深挖“第二矿山”潜力

中国经济微观察:新机遇、新趋势汇聚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

中国经济微观察:消费市场亮点频现 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向好重要支撑作用

中国经济微观察:一季度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“奋力一跳”能够实现全年预期目标

中国经济微观察:我国外贸开局有力、起势良好 有望延续稳定增长势头

中国经济微观察: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 透视中国经济向“新”力

中国经济微观察:大力发展绿色储粮 耕好减损“无形良田”

中国经济微观察:乘势而上再出发 中国品牌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

(责编:孙红丽、吕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