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集团军某旅:急难险重任务中培育官兵战斗精神

发布时间:2024-06-04 13:59:34 来源: sp20240604

该旅官兵在丛林中搜索前进。张飞跃 摄

“紧急集合!”5月中旬,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声突然响起,第72集团军某旅炮兵营官兵迅速穿戴装具、完成集结,一场融入作战背景的多课目连贯考核随即拉开帷幕。

“东北方向200米处有‘敌’机枪火力点,隐蔽通过。”官兵出发不久,便接到导调组情况通报。

“卧倒!”分队指挥员李浩然立即下达口令,尔后与干部骨干一起分析研判,指挥官兵从路边丛林隐蔽快速通过。

树林中,荆棘丛生,枝桠交错,碎石遍布。官兵保持静默,机警的眼神不时扫视周边、观察情况,快速从“敌”近前穿过,不少官兵身上多处被划伤,但大家无暇顾及,继续向着预定地域前进。

多名官兵“受伤”、前方道路“损毁”、西南方向出现“不明气体”……一路前行,一路特情。官兵在干部骨干带领下士气高昂、精神饱满,面对连贯特情处变不惊、沉着应对。

“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支撑我们能打仗、打胜仗的内在动力。官兵面对强敌敢不敢亮剑,不仅取决于战斗本领是否过硬,还要看有没有血性胆气。”该旅领导介绍说,他们在日常训练中注重培育官兵战斗精神,通过构设逼真作战环境、导调复杂特情淬炼敢打必胜的胆气豪气。“此次考核,专门组织官兵在丛林、山地等多种作战环境中交替进行,旨在引导大家在攻坚克难中砺胆魄、强本领,确保部队上下斗志昂扬、虎气充盈。”他说。

“前方有‘敌’来袭,就地转入防御。”面对导调组的再次“发难”,李浩然组织部队依托有利地形构筑防御工事。受领任务后,上等兵周越立即与战友一起展开作业。

时间紧迫,周越紧握工兵镐,狠狠地往下刨去,镐头碰撞石块不时有火花闪现。工事构筑完毕,全程用时比平时快了半分钟。他们的出色表现,受到导调组称赞。

此时,周越才注意到,自己和几名战友的手掌都磨出了血泡。“这是值得我们炫耀的‘施工奖章’。”周越笑着说。他的精气神也让身边战友深受感染和鼓舞,大家转身投入新的任务。

孰料,最后的攻坚战斗中,部分官兵因缺少经验出现配合不到位的情况,未能形成一鼓作气的攻坚合力,有的同志一时间士气低落。见此情景,李浩然迅速展开战场动员:“抗美援朝战场上,革命先辈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坚持浴血奋战,子弹打光了,就用石头砸、刺刀拼,誓言‘剩一个人、一口气,也要守住阵地’。作为新时代英雄传人,我们天天说要接过英雄手中的枪,怎么接?就是要像先辈当年那样去战斗!”

李浩然的话铿锵有力,再次激发起官兵斗志,大家以拼尽全力啃下“硬骨头”的决心展开新的冲锋……“任务的最后阶段,大家都很疲劳,我也感到浑身乏力,双手不听使唤地颤抖。”走下考核场,新排长王博文谈起体会颇为感慨。攻坚战中,他被官兵身上迸发的“为了胜利不惜一切”的气势深深感染,咬紧牙关与战友们一起团结战斗,最终合力制胜。

“气为兵神,勇为兵本。面对新的形势任务,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培育血性胆气,确保在直面强敌时能战善战、勇当尖兵。”该旅领导说,他们将用好急难险重任务这块“磨刀石”,立足复杂情况作筹划、构设险难环境抓训练,在实兵演训、战备执勤中把练技战术与练胆量血性结合起来,磨砺官兵永不言弃、绝不服输的顽强意志,培塑勇于攻坚、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。(陈玉军 刘煜 杨茂生)

(责编:陈羽、刘圆圆)